肇庆白沙龙母庙位于肇庆市西郊的龟顶山东侧,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,因此得名。这座庙宇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12651274年),是众多龙母行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,并且是唯一一座被皇帝赐封的行宫。

白沙龙母庙的建筑布局座北向南,以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。从河滨广荫石牌坊进入,依次经过空地通道、龙母亭、戏台、山门、朝厅、耳房、大殿和龙母后殿,大殿两旁各有青云巷、东西配殿和庙舍,客厅位于巷的外侧。庙宇四周是宽广深邃的庭院花园,环境清幽,古树苍葱,花香扑鼻,香烟袅绕。

白沙龙母庙是西江流域龙母崇拜祭祀的重要文物,体现了深厚的龙母文化。庙内的广荫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清代古观石牌坊,雕刻精美,保存完好。

该庙宇在1984年被肇庆市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2年至200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,恢复了其岭南古建筑风格肇庆白沙龙母庙:探寻岭南古韵,感受千年神韵

想象站在肇庆白沙龙母庙前,眼前是西江的浩瀚,耳边是古树的涛声,鼻尖是香烟的袅袅,这不只是一座庙宇,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是一份信仰的寄托。接下来,就让我带你走进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地,感受它的独特魅力。

历史长河中的明珠

肇庆白沙龙母庙,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1265-1274年),历经数百年风雨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。它不仅是肇庆八景之一,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庙内现存文物丰富,其中广荫牌坊尤为引人注目。这座建于清光绪八年(1882年)的石牌坊,由肇庆知府绍荣督建,上面刻有光绪皇帝钦点的圣旨,以及历代帝皇的八大封号,是岭南古建筑中的瑰宝。

建筑之美,匠心独运

白沙龙母庙的建筑风格独具岭南特色,砖木结构,坐北朝南,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。从石牌坊进入,依次是朝厅、耳房、大殿、后殿,两旁还有青云巷、配殿、庙舍等。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,气势恢宏,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。

其中,龙母亭和龙母戏台是建筑中的亮点。龙母亭建筑面积28平方米,蓝色琉璃瓦歇山顶,柱上刻有“书赐龙章恩承上国;碑铭母德泽沛神州”的对联,古朴典雅。而龙母戏台则以其独特的建筑技巧,成为我国南方古建筑在力学应用上的奇迹。

文化传承,信仰之光

白沙龙母庙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宝库,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。在这里,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初八,是龙母诞辰,届时,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会齐聚白沙龙母庙,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。看大戏、赛龙舟、放生、摸龙床、饮圣水……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,构成了独特的龙母文化。

而龙母,作为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位女首领,被誉为“龙母娘娘”,是南方人的守护神。她以慈祥、仁爱的形象深入人心,受到万民敬仰。在白沙龙母庙,你可以感受到人们对龙母的虔诚信仰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自然之美,和谐共生

白沙龙母庙周边环境幽静,古树参天,鸟语花香。在这里,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,享受片刻的宁静。站在广荫坊前,远眺西江,感受千古西江的浩浩东流,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。

而“龟顶松荫”和“白沙夜月”这两大肇庆八景,更是与白沙龙母庙相得益彰。龟顶山苍翠挺拔,松荫蔽日;白沙滩银光闪烁,夜月如镜。在这里,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
肇庆白沙龙母庙,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地,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,承载了文化的传承,寄托了人们的信仰。在这里,你可以感受到岭南古韵的魅力,也可以体会到信仰之光的力量。如果你有机会,不妨来白沙龙母庙走一走,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,体验那份心灵的洗礼。